首页

Sm论坛在线

时间:2025-05-25 04:10:14 作者:全国妇联等11部门部署开展2025年“六一”庆祝活动 浏览量:20533

  中新网北京8月3日电(李新媛 陈银沙)一湾海峡,割不断两岸血脉相连。两岸同胞水乳交融、命运与共。

  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大江胡同的台湾会馆始建于清朝,是那时台湾举人来京参加科考的“落脚点”。经过数次修缮,如今,它已成为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联系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文化交流及青年交流的重要场所。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台湾会馆举办。

  8月2日,“中华魂·京台情”新展启动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办。中新网 李新媛 摄

  此次展览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史实和“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不可阻挡”的历史大势为主线,分“宝岛台湾 根系华夏”“科举入台 选贤任能”“百年会馆 见证历史”“爱国爱乡 矢志笃行”“京台情深 心手相连”“中华一家 民族复兴”六个版块,深入讲述台湾历史、台湾会馆历史、科举制度在台湾历史、台湾同胞参与中国革命和祖国建设历史,全面展现京台交流交往和融合发展新成就。

  启动仪式上,主持人为与会嘉宾介绍台湾会馆新展建设情况。中新网 李新媛 摄

  走进第一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台湾著名雕塑家陈启村创作、台南郑成功祖庙赠送的一尊郑成功铜像。

  “今年是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作为民族英雄,是他让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第三代在京台胞蔡一晨动情地对参观者讲解道。

  台湾会馆长期面向在京台胞招募志愿者,蔡一晨就是台胞之家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之一。

  在第二展室,第二代在京台胞张力颖正在屏幕前参与互动答题,通过一路“过关斩将”,她中了一个“进士”。

  张力颖告诉中新网记者,通过亲身参与互动体验,仿佛置身百年前的台湾会馆,体会到祖辈进京赶考的感受。

  “台湾会馆是所有台胞的家,虽然来过很多次,但每次参观新展,都让我有不同感受。”张力颖说。

  和张力颖一样,其他在京台胞们也会叫上亲人朋友常回家看看。

  第三代在京台胞陈丰的女儿陈嘉慧也是志愿者之一,她对中新网记者说,自她4岁起,父亲就经常带她到台湾会馆参加活动,久而久之,萌生出一种不一样的归属感。

  台湾会馆不仅是台胞的家,也是联结两岸同胞的纽带。

  第三代在京台胞杨竹娘经常热情地推荐朋友们到台湾会馆参观。她和朋友们认为,通过参观,不仅能让大陆同胞加深对台湾历史的了解,也能增进彼此感情。

  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和他捐赠的“康强逢吉”“钦赐翰林”两块匾额。中新网 李新媛 摄

  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福建收藏家协会名誉会长、厦门市古代艺术品研究会会长石禄生在启动仪式上捐赠了“康强逢吉”和“钦赐翰林”两块清代原件匾额。

  “这两块匾额是两岸同根同源的历史见证,也是‘两岸一家亲’的生动注解。”石禄生对中新网记者说。(完)

【编辑:王祎】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广西龙州“无人菜市”点亮诚信之光 淳朴民风代代传

其中,教育文化出版传媒等“老阵地”依然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提交相关党派提案17件、大会发言2篇。聚焦“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目标任务,我们提交关于加快建设强师队伍、减轻教师负担、深化体教融合、加快高校学科交叉建设、落实银龄教师支持民办教育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加强出版业前沿技术应用等提案,提交了关于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大会发言。另一方面,科技医卫、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法制等也是我们长期关注的“新领域”,提交相关党派提案29件、大会发言3篇。聚焦“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等目标任务,我们提交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标准必要专利相关制度、推动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充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美丽中国建设、加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推动我国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孤独症关爱支持体系等提案,提交了关于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法律法规体系、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素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大会发言。

SK-II 全新LXP 匠心系列上市,“PITERA™与时为友”与你共赴匠心艺境

禾木草原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均保持着原始风貌,是西伯利亚动植物种类在我国集中分布的代表地区。其中,新疆五针松、新疆冷杉为我国唯一分布区,具有很高的自然保护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野狼被喂成“网红” 随意投食不可取

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 高凯)由中国现代文学馆、作家出版社主办的“沧海桑田心如故——琼瑶文学回顾展”日前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

农业农村部部署“中国渔政亮剑2024”系列专项执法行动

南宁4月9日电(杨晓佼)4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介绍,根据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关于2024年我国沿海海洋灾害预测的意见,经过分析研判,今年广西海洋灾害趋势接近常年或略偏重。

粤港澳青少年携手进森林 开展自然教育活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